民营经济“挂帅”的表态言犹在耳,博兴县某些部门的“三板斧”却已悄然向山东省通源热力集团(下称通源集团)落下。

       “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就在今年1月,滨州市人大代表,博兴县委副书记、县长孙战勇(目前已是县委书记)还在公开场合强调,博兴县将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头号工程”。

      然而,与这番表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博兴县投资近四亿人民币的通源集团正遭遇着截然不同的待遇。博兴县三板斧,一斧连着一斧,直至于9月28日,下发《关于终止〈特许经营协议〉取消特许经营协议权的决定书》和《关于对博兴县城区供热项目实施临时接管的通知》,完成完美的收官。

      至此,一个良性发展的民营企业已被砍得血肉模糊,面目全非。

(图示:相关取消特许经营权决定书图)

      一、通源集团的汗马功劳和荣誉

      通源集团是2010年经滨州市博兴县政府招商引资来投资城区集中供热项目的,由集团成立博兴县通源、恒源两个热力公司负责运营管理,并签订了经营期三十年的《特许经营协议》。从事城区集中供热事业十五年来,投资近四亿元人民币,为当地经济发展、居民生活质量改善、空气环境治理做出了积极贡献。  

       公司持续经营至今,供暖服务质量完全符合省市相关规定标准,受到滨州市住建局、博兴县住建局及行政审批服务局的充分肯定和认可。县住建局多次发函表示通源公司“供热服务流程成熟,生产管理、安全操作、服务标准均严格规范,保证了一系列服务承诺的履行”,尤其于2023年8月31日发函(博建函〔2023〕291号)评价“经过13个采暖期的运行,安全可靠、效果明显,彻底解决了困扰我县多年的城区居民冬季供暖问题”,“通源、恒源热力公司在我县的运营,使我县冬季供暖效果进一步提高,并赢得了全县城区居民的好评”。

      而这一切的功劳和荣誉,却因为一些“看不见、说不清”的原因,终究没能挡得住博兴县的三板斧。

(图示:博兴县城乡建设局的服务质量评价函件照)

        二、第一板斧:供暖责任的“替罪羊”

       供暖问题,首当其冲成为政企关系的一面镜子。

       在山东其他地区,我们看到了供热服务不到位的明确处罚案例。青岛市城阳区一家供热企业因未能在法定响应时间内赶赴现场处置故障,影响了居民采暖,被处以5000元罚款。

       执法部门明确指出,“供热服务必须依法落实责任,保障居民权益不缩水”。

       好一个依法落实责任!

      而反观博兴县,通源集团却被迫为并非由其造成的供暖不达标问题承担全部责任,成了行政监管中的“替罪羊”。

      那一年,热源方盛合电厂为取得政府补贴,蓄意降低供热参数向政府施压。按照合同,盛合电厂的供热温度不能低于55℃;而通源集团120天的报表显示,每日的供热温度仅在45℃左右。

      那一年,有人安排一批假当事人歪曲事实,在没有投诉报修记录、没有维修签字证明的前提下,污蔑通源集团常年供热不达标。

      那一年,在供暖是否达标的听证会上,通源集团近百名员工带着市、县管理部门颁发的奖牌进行展示,博兴县管理部门竟视而不见。

      这种责任转嫁不仅损害了通源集团的企业声誉,更是给了博兴县一个砍死通源集团的抓手。紧接着,第二板斧如约而至。

(图示:相关供热合同及120天报表图)

      三、第二板斧:无形之手“操纵价格”

     博兴县城区近700万平方米居民住宅,今冬11月15日开始供暖,欲启用足量新热源的国能博兴电厂。目前,供热在即,县住建局不但不积极开展针对热源生产企业国能博兴电厂、热源输送热企业县财金集团与通源集团的业务对接工作,还在双方洽谈价格业务时,违反《政府制定价格行为规则》《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山东省集中供热定价成本监审办法》等定价程序规定,主导提出每吉焦92元的天价。这个价格,整个山东省乃至全国都不会存在的。

      每吉焦92,按这个价格计算,通源集团需要向国能博兴电厂和县财金集团今年就要支付热源和管输费用两亿多元。而通源集团向用户收取的费用还不足一亿五千万。

      这哪是在定价!

      这是赤裸裸地阻碍合同签订的行为。说白了,就是要驱离通源集团,就是要逼迫通源集团乖乖地交出后续的特许经营权。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本应由供需关系决定。但在博兴县,一只无形的行政之手却在干预市场定价机制。

      目的是什么?一目了然。

(图示:贴封条图)

       四、第三板斧:执法力量的“超常使用”

      更令人担忧的是,博兴县在无理驱离通源集团的过程中呈现出执法力量“超常使用”的趋势。

      近日,相关公安、特警部门开着警车围堵通源集团办公区、恐吓威胁企业员工,对企业热力设施强行贴封条等行为。一波操作下来,通源集团的自主经营权被全部接管。相应的合法收费权也将被完全剥夺。

       这种超出正常职责范围的做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恐怖”氛围,通源集团除了心生寒意,望洋兴叹,还能做什么?还敢做什么?

(图示:9月28号围堵企业的警车图)

       五、谁在透支政府公信力?

      博兴县提出的“113388”工作体系,强调“坚持发展为要、实干当先、勇争一流”。然而,现实中的行政实践却与这一承诺出现了偏离。

      县政府官员在公开场合表态“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引导企业优势互补、竞相发展,让市场主体预期更稳、信心更足、活力更强”。

      但某些部门对民营企业的“三板斧”做法,却在不断侵蚀政府的公信力。

      当企业面对的不再是稳定的政策环境和公平的法治保障,而是随意摊派的责任、干预市场的行政之手和超常使用的执法力量,那么再动听的发展口号都将失去意义。

     博兴县公安局在“利剑7号”行动通告中承诺:“让平安成为这座城市最动人的底色,最恒久的温暖”。

      但对民营企业而言,真正的“平安”不仅仅是社会治安的稳定,更是政策环境的透明、执法行为的规范、政府承诺的可信。

      当“三板斧”砍向市场经济的基石,谁还敢在这片土地上安心投资?谁还会对未来抱有稳定的预期?这些问题的答案,远比几份漂亮的经济成绩单更能衡量一个地方的真实营商环境。
      求助单位: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通源热力有限公司
       求助人:尹忠海。电话:15066877777
      来源微信公众号“梅先生说理”